主持人(徐萌):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由东南商报与中国宁波网联合打 造的天一红人堂,我是主持人徐萌。 最近有一个新闻说张聪老师收徒弟了,而且说这个徒弟还很有故事,那么到 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请张聪老师介绍一下。 张聪:说到徒弟就是小丽,去年就开始说这件事情了,她是做面人,跟雕塑有一点搭边,之后说到她我就同意了,再她做面人的基础上给她一定的指导。 主持人(徐萌):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呢? 张聪:之前我不知道,有一天喝茶的时候,有一个朋友说,宁波有一个小丽,说到她的故事,听了也很感动,包括她目前的身体状况,那个朋友突发奇想说 你可以给她一定的指导,我说开玩笑,面人和雕塑还有区别,朋友说没关系,能帮就帮一把。 主持人(徐萌):您是通过别人的介绍? 张聪:对。 主持人(徐萌):小丽很惊喜吧? 张聪:对。 主持人(徐萌):当时是在宁波帮的博物馆办的仪式是吧?能不能介绍一下? 张聪:是,其实就是认识一下。那边也有我的一个作品,然后就把地点选在那里了,当天也很简单,举行了一个仪式。 主持人(徐萌):有奉师茶吗? 张聪:有,我之前也没有收过徒弟。 主持人(徐萌):那您打算教小丽一些什么呢? 张聪:是这样的,之前她做面人是一个中国传统的技艺,但是跟雕塑的制作 方法也不一样,雕塑的结构要求比较高。 主持人(徐萌):面人更讲究形似。 张聪:不是完全以雕塑的角度做面人,是在她现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主持人(徐萌):她有没有拿过什么东西给老师看呢? 张聪:她当天做了两个面人,做了一个侍女,还有一个送财童子。 主持人(徐萌):您觉得怎么样? 张聪:我觉得还是挺吸引人的。 主持人(徐萌):您觉得小丽是可造之才吗? 张聪:她学面人只学了一个月。学了一个月到现在也只有两年,学到这样也相当不容易了。 主持人(徐萌):您是第一次收徒弟? 张聪:对。 主持人(徐萌):您打算继续收吗? 张聪:我觉得还是看缘分吧。因为做泥塑、雕塑比较辛苦,会消耗比较大的精力,而且还很脏,每天与泥巴为伴,许多有这方面的喜好、天赋,对艺术又比较努力的一种人,我估计概率会比较小。 主持人(徐萌):您看可以收我吗?我会捏饺子,因为饺子和雕塑还有一点共通性,您看怎么样? 张聪:行吧,都差不多。 主持人(徐萌):那您是怎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雕塑大师的呢?我希望把其中的曲折跟我们分享一下。 张聪:我骨子里面就比较喜欢美术,我记得三四年级的时候,会拿软的石头和粉笔头雕刻一些东西,那个时候就是觉得好玩儿。 主持人(徐萌):那您之后是怎么走向雕塑之路的呢? 张聪:我学习成绩比较差,当时美术这方面我比较偏爱,有一天他们说美术 专业很好可以减分,那个时候就是为了考学。 主持人(徐萌):思想非常的简单,没有想过将来想成名成家。 张聪:没有,之前纯粹是美术老师夸,说这个小伙子比一般的人画得好。后 来为了考学就专业的学了一下。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偏爱造型,之前打了一些基础,考了这个专业我还是喜欢实际的东西。 主持人(徐萌):看来您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知道您是山东枣庄的,那您是怎么来到宁波的呢? 张聪:我毕业以后刚好到了上海,刚好是宁波的一个客商到上海买一些东西,当时宁波这个专业非常少,社会上一些建筑构建也需要这方面的人,他就有兴趣把我引到宁波来。 主持人(徐萌):属于人才引进。故事还是比较多,还有一个问题,您到了宁波,您第一次与宁波结缘是什么时候,或者说您为宁波创作的第一个成功作品是什么? 张聪:那个时候从上海到宁波还是坐轮渡过来的,城市不大,街道很窄,那个时候的气息很舒服,很适合生活,没有像现在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 我觉得在这里发展很无忧无虑,我不喜欢压力很大的地方,在上海城市太大,生活节奏很快,到了宁波就爱上这片土地了。当时认识了林少民,为梁祝公园设计了化蝶,他们做了LOGO,这个案子很幸运的就落在了我的手上,那个时候是97年,我才刚毕业,初出茅庐,这个东西就做了,做了一个多月,不吃不睡的,还很有激情,之后就是现在看到的化蝶雕塑。 主持人(徐萌):您觉得您跟宁波有缘分吗? 张聪:当然有。 主持人(徐萌):大哥!真的是缘分啊! 张聪:真的,你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还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真不是一般的缘分。 主持人(徐萌):您作为一个外地人来到宁波,为宁波做了很多好的作品,那么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合作,你跟他们的合作也很成功,比如美国,那么你跟美国第一个合作作品是什么? 张聪:就是弗吉尼亚的海王星。 主持人(徐萌):我看到您已经带过来了。 张聪:这个是小样品。 主持人(徐萌):真的作品很大吧? 张聪:是的,青铜用了17吨。 主持人(徐萌):很多人都把你称作中国的“傻根”。 张聪:这个雕像做了一年多,铸造也是自己搞的。 主持人(徐萌):您以前学过吗? 张聪:没有,我请了一帮师傅。 主持人(徐萌):您也很有胆量。 张聪:会出现很多问题,请来的这帮人,他们也没有做过这么大的东西。除 了泥塑的把握之外,很多的时间还是在浇铸的技术上,一边摸索一边做。 主持人(徐萌):这个傻根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追求,而且他自己还举债30万。 张聪:铸造方面有专业的铸造工厂,当时年轻气盛,总价格没有考虑得那么多,估计也就100万左右。浇铸的时候碰到了很多问题,当时铜价,刚好是内地物价上涨最厉害的时候,铜价上涨了两倍,好象是1.8万一吨,然后两个月就翻上去了,惨了,这个成本很高。 主持人(徐萌):最后造价是多少? 张聪:最后是124万。 主持人(徐萌):最后这个钱怎么办呢? 张聪:自己有一部分积蓄扔进去,然后外贸公司贴了一部分,最终的结果还是出人意料的,我觉得非常值得。 主持人(徐萌):当时您负债30万的时候有心理负担吗? 张聪:其实当时心理负担就是怕做不好,怕赶不上工期。那个时候的紧张程度根本没有时间让你考虑钱的问题,广告公司拿进来了一个东西,对自己的承诺是一个。 主持人(徐萌):您更多考虑的是责任,您考虑的不是钱,这个精神值得发扬。 张聪:当时没有让你考虑钱的机会,只能往前走,不可能后退,如果后退这个麻烦就很大了。我真的是承担不起。 主持人(徐萌):但是张老师这么做,对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交代,因为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天,那一天被订为了“张聪日”。 张聪:对,这个我是没有想到的。 主持人(徐萌):您去了吗? 张聪:事隔两年之后,这个雕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之前开幕也是邀请我去了,签证没有签出来,美国怕我们是非法移民,一直到07年,这个雕塑影响力越来越大,必须要签出去,我还是签不出去,后来当地政府直接通过驻中国大使馆的馆长,刚退下来,他直接写了一封信,之后把我迁了出去。我认为我这个人很多事情看得很开,没有什么东西让我大喜大悲了,当时一下了车,一到当地,步行看到海王星的时候,我真的是眼泪往下掉,之前为什么会这样?心情很复杂,因为在国内的时候铸铜铸好了也没有看到它的整体,分了三结。 主持人(徐萌):哪三结? 张聪:头、身体、两臂。 主持人(徐萌):确实你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一个节日,也是对他的肯定。 张聪:最让人感动的就像你提到的,走出国门以后你才知道一个民族的气节。 主持人(徐萌):您出去是代表了中国。 张聪:之前在国内待着感受不到。当天在海王星下面签名的时候,很多的台湾人,包括马来西亚的,他们的皮肤都跟我们相近,他们觉得还是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有压抑的感觉。但是这个雕像搁在哪儿,旁边就是一个孩子,而且有我的签名,他们感觉特别骄傲,我也感觉到了这种氛围,在国内是感受不到的。 主持人(徐萌):也就是说您的作品不仅仅代表了中国,还代表了亚洲。 张聪:我不敢说这个雕像代表了中国和亚洲,我只是说个人的感受,不走出国门感受不到。 主持人(徐萌):我知道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美国雕塑家说过一定要跟张聪合作,能跟我们说一下吗? 张聪:是的,他叫布朗,我们的合作是第三年了。当时的电视、报纸,美联社连发的,他看到了,他找到了我,看到了以后很喜欢。当时的态度还是不太相信,他要跟我合作,他当时要求我把他的作品做成铜的材质。后来他试探性的让我做了一个,是一个牧师,就是日本原子弹爆炸的时候幸存者,他觉得上帝保留了他的生命,他应该去传播仁慈。 主持人(徐萌):您当时做的就是这个牧师? 张聪:是的,后来复制了四个。 主持人(徐萌):为什么要复制这么多呢? 张聪:很多地方都有活动,所以就又订购了。 主持人(徐萌):您为美国人做雕塑,那他们为什么找您合作呢? 张聪:我们东方人做雕塑方面,城市雕塑非常少。 主持人(徐萌):为什么亲睐于您? 张聪:我觉得还是海王星这个事情。 主持人(徐萌):这个作品证明了您的实力。 张聪:东西方的文化不同,大家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对待事情的视角不同。 他们肯定怀疑你能不能理解西方的文化。 主持人(徐萌):用西方的眼光看雕塑作品? 张聪:也不是这样,他们不敢想象东方人做西方的雕塑。他们也不会去想, 如果没有这个雕塑作品,他们不会想到这个事情。 主持人(徐萌):没有想到让您来做? 张聪:就是他根本不会让外国人做。 主持人(徐萌):那您到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张聪:就是海王星了。 主持人(徐萌):我觉得非常漂亮,表现的是什么思想呢? 张聪:为什么叫海王星呢?就是海神波塞冬,他是海神在抚摸着海龟,周围是鱼,一般人看,感觉是在抓乌龟,他是在抚摸,爱民如子。另一只手是插,他既祥和又威武,也是一种捍卫。 主持人(徐萌):那您现在正在创作的作品是什么呢? 张聪:是贝时章的作品,他是镇海人,已经去世了。镇海区政府都比较重视,要为他立一尊雕像。14日中科院和贝老的亲人都要来。 主持人(徐萌):14号要完成,还有8天。刚才讲到了收徒弟的问题,有一个网友问张聪老师收男徒弟吗? 张聪:这个没有区别,其实说起来师傅、老师、学生,我认为,哪怕他刚开始学,他已经有了比我更好的一面。因为每个人的个体、品行不同。大家在交流我也是在学习。 主持人(徐萌):所以这位网友赶紧到我们的现场来,奉上一杯拜师茶。还有一位网友说张聪老师很像方文山。张老师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创作上了,所以他不知道方老师。 还有一位叫酷酷熊的网友说,您对收徒弟有什么要求? 张聪:也没有要求,小丽的事情也是一个偶然,我只是觉得她对生命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用自己的作品去感染别人,我觉得作为一个生命到这个份上还有这种坚持就非常让人感动。我当初来宁波的时候也碰到过很多障碍,但是我没有像小丽这样被身体所累。 主持人(徐萌):大家可能不知道小丽,她自己患了白血病,需要很多的钱治病,她每天捏小面人,每个卖20元,一天挣200元,而且她不要别人捐钱,她想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价值。我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她的作品。 张聪:我把当前的作品交出去,我也会全力的支持她。 主持人(徐萌):还有您是一名艺术家,我想问一下,您对艺术的感悟,您眼中的艺术是什么?在我们的眼中,雕塑是没有生命的,您这么看吗? 张聪:我觉得雕塑是一种艺术形式,雕塑是瞬间的凝固,这种凝固不管是人物、动物,可以说是一个生命最闪光的瞬间动态,这个动态看你雕塑家怎么理解,怎么去抓住打动人的一瞬间,我觉得这种凝固特别是青铜,它可以穿透历史,比如青铜时代的青铜器。一个时代的文明靠什么?就靠传承。我们所谓的作品能不能达到这样,我们是不能看到的。 主持人(徐萌):但是我觉得,学这个肯定要需要天分。所以网友问了,张聪老师学这个是不是需要天分?您觉得呢? 张聪:天分肯定要,努力也是需要的,你能不能面对那种心理压力。当你面对一堆躺在地上的图,那个时候压力是最大的。 主持人(徐萌):大家都要找你当老师。这里有一位缪老师,他问漫画专业的徒弟您收不收? 张聪:我觉得可以学一些结构的基础,把卡通的形象慢慢升级到一个层次。 主持人(徐萌):可能就会有人来收藏。这里网友又提问了,您雕刻的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我来帮张老师回答,其实就是海王星。还有网友问您有没有创作过非常难的作品,中途有没有想过放弃? 张聪:没有,最艰难的就是海王星,我做雕塑以来这个作品最长了,改动是最多的,一个右臂就改动了17次。 主持人(徐萌):为什么要改动这么多次呢? 张聪:因为体量大。泥就用了200吨,这一条胳臂的重量大概在5吨左右。你想想看,如果改动17次是什么概念? 主持人(徐萌):您想知道为什么张老师会举债30万吗?当时说做多厚? 张聪:原来定的是0.8毫米,我后来做到了1.4毫米。 主持人(徐萌):您是怎么想的?我听说您还加高了。 张聪:原来是4.5米,后来做到了5.5米。 主持人(徐萌):也就是说达到了这个高度和重量才能达到这个气魄。 张聪:我们是第一次搞铸造,薄得做不成,只能用厚的。高度上面是我自己增加的。 主持人(徐萌):您觉得高了才能体现出他的气魄。 张聪:因为高度和体积比是4倍,所以如果按照原来的设计就不会有今天的效果。 主持人(徐萌):钱还清了吗? 张聪:长清公司他们帮助付了一部分。美国当地政府又捐助了1万美金,然后我自己付掉了一部分,就把这个事情摆平了,其实我也没有这么大的资金。 主持人(徐萌):我们还是问一下您的艺术感悟,艺术家大多数都是孤独感的形象出现的,您觉得您孤独吗? 张聪:也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是这样的,有很多著名的跨时代的艺术家是这样的,比如梵高,有可能是他的性格造成的。 主持人(徐萌):您千万别把耳朵割了。 张聪:我觉得艺术家会把自己扔在曾经的角落。 主持人(徐萌):扔在哪儿? 张聪:扔在自己心里的一个角落。这个位置是别人了解不了,别人看不到的。把自己逼在那个角落想一些问题,因为我现在喜欢雕塑的本题语言上,作为一个艺术家必须要达到一个新的层面。 主持人(徐萌):很多人在商业时代,很多人做艺术往往是迎合别人,您觉得您做这个雕塑的时候,您是怎么平衡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需求呢? 张聪:我觉得很多的时候停留在设计上,设计上会有冲突,一旦着手泥塑创作,还没有碰到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基本上都是一票。设计上大家会有一个想法,比如他想表达什么东西,一旦这个东西达成了协议,实施的时候一定比当时好。 主持人(徐萌):也就是说您的平衡点找到了。 张聪:还好。 主持人(徐萌):刚才谈到的都是艺术。那么生活中您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张聪:我的生活很简单,对吃没有什么要求,早上爱睡一个懒觉。 主持人(徐萌):睡到什么时候? 张聪:9点钟。 主持人(徐萌):还有什么呢? 张聪:晚上不怎么睡,一般是晚上1点钟。做东西的时候老熬夜,久而久之就睡不醒了。 主持人(徐萌):您对于您现在的生活状态满意吗? 张聪:我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已经很满意了,但是理想的状态还差得很远。 主持人(徐萌):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张聪:我想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有自己的一个工作室,最起码1000平米以上,自己想做什么做什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些东西,把空余的时间接一些案例,把主要的精力搞一些创作,因为厂房的压力,包括我下面助手的压力。 主持人(徐萌):您现在厂房还是租的? 张聪:对。 主持人(徐萌):那您对定的助手满意吗? 张聪:什么样的脾气肯定会用什么脾气的人。 主持人(徐萌):您是什么脾气? 张聪:我很放松,很多事情我都认为是小事情。看他们,主要就是自由,该干什么干什么。 主持人(徐萌):给他们很大的自由空间。 这也就是张老师为什么会把30万当成3块钱来演绎。那您平时的生活当中还有什么爱好? 张聪:有空去钓鱼。 主持人(徐萌):都是很安静的活动。钓到过鱼吗? 张聪:都是在别人的鱼塘里。还有喜欢机械类的,“汽车”。 主持人(徐萌):您是喜欢开车还是? 张聪:我喜欢拆车,然后装上开。 主持人(徐萌):还能开吗? 张聪:能。你会掌握很多的记忆,比如说对机械的拆装是技术,雕塑也是一门技术,机械是死的,这么多零件我可以搞得很清楚,作为雕塑,它是没有底的,这两个东西你怎么样把它结合在一起。 主持人(徐萌):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雕塑家需要很多的东西。 张聪:钱、木头、石头、焊接,什么都要。 主持人(徐萌):有网友问你,你是不是主要的雕刻青铜?木雕和石雕有没有? 张聪:石雕有,我会做一个1:1的雕塑,但是脸部还是要自己雕。 主持人(徐萌):还有一个问题,您这么忙,有时间交朋友吗? 张聪:做雕塑会消耗很多精力,一天或者一个晚上眼睛就会凹下去,这期间会忘记一切,没有这种精神不可能从事这项工作。 主持人(徐萌):太不容易了,听了张老师说了这些,刚才想做张老师徒弟的会不会打退堂鼓啊? 那您的最大心愿是什么? 张聪:我就想进入一种状态,就是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拥有自己协作团队,搞一些自己想做的东西,不受物质、经济所困。 主持人(徐萌):您已经不受这些东西所困了。 网友还问,您与国外那么多雕塑家合作过,你沟通的时候用英语吗? 张聪:不行,沟通起来还是不行。我会用很多肢体、眼神、动作。但是更多的还是要用翻译。 主持人(徐萌):沟通得很好吗? 张聪:还可以。 主持人(徐萌):我觉得张老师您现在非常成功,不仅在国内,国外也认可你的事业,您觉得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用几个词给我们总结一下。 张聪:我觉得是执着,不放弃,对人友善,平和之心。 主持人(徐萌):四点,想成功的网友赶紧拿笔记下来,因为张老师成功的时候是23岁。 张聪:那个时候没有成功的概念,只是想去做成。做的时候就是拼尽全力去做。 主持人(徐萌):记住张老师说的这四点,您一定会成功。 张聪:不光是做雕塑,只要有这份精神,一定会有收获,有可能是今天或者是明天。 主持人(徐萌):只要你努力去做,就一定会成功。我觉得这个可以理解为张老师对大家的期望。 今天非常高兴跟张老师分享了他的成功之道,也很高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今天的幸运网友是青木秋阳、酷酷熊、laifa888。 也感谢张老师白忙之中到我们的节目当中来。 张聪:今天见到了网友也很高兴,我觉得说出来感觉挺好的。 主持人(徐萌):今天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课,怎么做艺术、怎么做人,对我们年轻人是很有帮助的,我们也衷心的祝愿张老师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好,同时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