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小叶):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本期的天一红人堂,我是主持人小叶。

  主持人(丁叮):我是主持人丁叮。

  主持人(小叶):听到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你第一个想到的职业是什么?

  主持人(丁叮):应该是人民教师。

  主持人(小叶):如果说用另外一个词汇或者形容教师这个职业你会用什么词呢?

  主持人(丁叮):通常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是非常尊敬,因为我对自己的班主任每年都会去看她。通常形容教师都是光荣的词来形容。

  主持人(小叶):我通常用第二父母的角色来形容。因为除了父母之外,教师教我们做事做人。今天的这位主角就是一位人民教师,他就是金时荣老师,但是他不能来到我们节目现场,我们请到的是跟他生活息息相关的嘉宾。

  下面介绍一下今天的嘉宾,他们是镇海区庄市学校校长诸海江;镇海骆驼中学政教副主任顾敏敏老师;镇海庄市中学学校教师汪闻慧老师。

  今天三位嘉宾来到现场非常开心,这三位老师在本次节目当中也会跟我们一起会议金老师的点点滴滴的故事。

  提到金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一位老师。

  主持人(丁叮):其实我非常关心三位是怎么和金老师认识的?

  主持人(小叶):其实我知道诸老师跟金老师还有一层关系,他是金老师的徒弟。

  诸海江:对,我跟他的关系比较特殊,金老师是在镇海中心中学任教,我是90年参加工作。金老师93年退休,一共是共事三年,另外一个我也是他的徒弟,因为他是中心中学第一任政教主任,我是92年跟他同一间办公室,我担任副主任,他一手把我培养起来,在一起快两年的时间,所以关系比较特殊,所以我们共室三年,同一个办公室两年,所以关系比较特殊,之后也陆续的再联系,相对了解就多一些。

  主持人(小叶):看来金老师在生活当中是扮演着一个教师的角色,其实诸老师说不是学生,也是一位学生的角色。

  诸海江:他虽然没有上过我的课,但是我听过他的报告,手把手的教我,对我的影响非常大,终身难忘。

  主持人(小叶):那么坐在诸老师旁边的顾老师是地地道道的学生,听过课,也当过他的学生,是这样吗?

  顾敏敏:是的,我认识他比较早,因为我中心中学读了六年,初一进去的时候金老师就是政教处主任了,高一时候非常荣幸,他是我的政治老师,带了我们一年,每个星期的课也不多,但是活动很多,关键是毕业以后接触比较多,可以说是他陪我走过了人生的低谷期,我一直把他看作像慈父般的。

  主持人(小叶):刚才顾老师说了,人生当中也遇到了一个低谷期,金老师可能是给了你很大的帮助,对吗?

  顾敏敏:对,我那时候毕业两年了,那个时候接触不是特别多,我自己认为我不会给他留下太多的印象,因为我现在也是老师,给老师留下印象的有两种,一种是粗心的,一种是出色的。而且我家里发生事情是毕业两年了,这两年是没有任何的联系,因为家里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故,我当时不知道怎么面对周围的目光,虽然大家是好心,就比较惊慌,比较迷茫,然后他给我打来了电话。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手机,那个时候座机还不普遍,那个时候我住在庄市,我也不知道他怎么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当时也不是作为一个师长一样,谈的话是很让人接受的,你现在应该怎么样,学校应该多参加活动,有些时候经历了…… 就这样劝我,我那时候就像一个蜗牛一样,就不让人家接触,就像小孩子一样的自我保护,他就很轻易的把这件事情化解掉了,有的时候自己没空,邵老师的电话也打来过,所以这种感情真的很难忘。

  主持人(小叶):据我所知,顾老师提到的邵老师就是金老师的爱人,邵老师也是政教处的主任,也是教政治的。如果人生当中遇到一个好老师,对你的一生都是受益匪浅的。

  主持人(丁叮):小叶有没有?

  主持人(小叶):我也有。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接下来看一下汪老师,汪老师是语文老师,走上这个岗位其实和金老师是密不可分了。

  汪闻慧:是的,我也在中心中学学习了六年,但是他已经退休了,但是他是退休不退岗,我是听了报告才认识这么一个人,但是跟他接触比较多的是03年夏天高中毕业以后,我们一起参加一些帮扶活动,这样接触就多了起来,当时没有头绪报了宁大的一个师范专业。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只是偶尔的聊天,聊到了这样一个性格,我以为是普通聊天,说过就算了,没想到他过几天打电话给我了,他说给我找了一个学姐,她也在宁大读师范,我介绍给你们认识一下,他说你可以向她请教,这样的事情让我特别的感动,之后就认识了,后面的联系就多起来了。

  主持人(小叶):开始的时候是不是金老师跟你们就认识的?

  汪闻慧:不是很熟。

  主持人(丁叮):金老师是校友会的什么职务?

  诸海江:校友会的会长,后来是名誉会长。

  汪闻慧:我是毕业以后才参加中心校友会的。

  主持人(小叶):我觉得这个事情挺神奇的,我挺佩服他的,你看汪老师也说了,她是刚考上师范,自己又不是很自信,但是金老师是怎么知道的?

  诸海江:金老师非常关心细节的。

  主持人(丁叮):汪老师也是在中心中学任教?

  汪闻慧:读书。

  主持人(丁叮):他已经退休了。

  汪闻慧:是的。

  主持人(丁叮):但是还是有联系。

  汪闻慧:毕业以后那年夏天进行了一些帮扶活动,是参与活动的时候跟他联系的比较多,但是金老师特别有心,换作是别人也就听做算了,包括我本人也是一样,根本就没想到会这样。

  顾敏敏:其实很多校友都是跟金老师一些细节的接触,马上就参加校友会了,其实更多的是金老师个人的魅力。

  主持人(小叶):我觉得金老师证实了一句话,人在生活当中要做一个有心人,细节就是有心人的最大体现。

  主持人(丁叮):其实我挺佩服金老师的全身心投入。他的精神可能感染全社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要全身心的投入,不然就不可能做得好。

  主持人(小叶):其实金老师是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事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了。

  刚才初步的接触了一下,我也知道有更多的学生对金老师也是印象深刻,在网上也有很多的留言。

  主持人(丁叮):这边有一个网友,黄岩中学65届高中三二班全体同学留言,他们说在课堂上聆听你的跧跧教诲,尽管岁月漫长,但你亲切的音容笑貌,对教育事业的全心全意始终铭记在我们的心中,其实65届离我们已经非常的久远了。

  主持人(小叶):我知道金老师去过很多的学校。

  诸海江:金老师在黄岩中学、路桥中学工作了33年,他是88年调回到镇海中心学校任教。

  主持人(小叶):我觉得桃李满天下这个词形容金老师非常的合适,他有非常多的学生。我们之前有一次去镇海,采访金老师的事迹,网友也给我们留言,包括打电话联系我们,我们也拍了一段VCR,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吧。

  (VCR)

  主持人(小叶):刚才这位网友也使我们天一论坛的一位资深网友,知道消息以后主动联系了我们,她说的当中有很多话也是涉及到金老师在教书过程当中的一些方式和方法。是是金老师教书过程当中最注重的也是方法?

  诸海江:金老师在政教处比较严肃,和学生的距离也比较远,同时政教处也是学生不大愿意去的地方。

  主持人(小叶):就像顾老师说的一样,我在学校里面不是出格的学生。

  诸海江:是学生比较怕的地方。

  主持人(小叶):就像学校里的派出所一样。

  诸海江:金老师去了以后开创了学校的新天地,我们中心学校的学生都认为,政教处有了金老师在,政教处成了全体同学最愿意去的地方,轻松、自然,好象金老师对话比较放松,比较融洽,比较平等,属于朋友式的交流,金老师对我们的印象比较深刻。

  我的脑海现在回想起金老师,他总是微笑着,不知道顾老师和小汪有什么感觉?他总是笑呵呵的,他对所有的学生,不是说好学生是这样的,稍微淘气的也是一样,所以学生很喜欢和愿意和金老师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所以金老师很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世界,这个值得教师学习,我们怎么样走进学生的心门里,这一点非常重要。

  主持人(小叶):微笑的人际沟通之间最重要的一门学问,中国人遇事也是这样,遇事遇人先微笑。

  主持人(丁叮):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你给人微笑的态度,原本一件不好的事情都会变成好的事情。

  主持人(小叶):人家是打人不打笑脸人。我觉得这个技巧不光是金老师对人对事是这样,作为我们学习金老师,这一点是我们首先要学的。

  诸海江:深层次的也体现了他的教育理念,老师和学生要做朋友,所以他和学生的书信来往,落款不管是年长的还是年幼的,他的落款都是您的朋友,都是这样。

  主持人(丁叮):金老师就是把他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

  主持人(小叶):金老师作为一个老教师,能这样一直保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诸海江:据我了解他都是这样的,等一下我们讲到的鸿雁集也是这样,很多同学都愿意跟金老师进行交流,所以这种交易理念值得我们学习。我和他在一起三年,做学生的工作,他是非常的细致,金老师他怎么样我都记忆犹新。我当时会议一下,他当时怎么跟我讲?他说政教处工作很繁杂,住宿生创维要排好,门上面贴一个名单,学生知道在哪一个房间,这样还不够,不但门口要贴好,每个创维上面都要贴好,餐厅里面大概有几百人吃饭,每个都要贴好,每一个桌子有哪个人都要贴好,工作非常细,这对我以后影响也很大。包括他资料的积累,都非常的整齐。

  主持人(丁叮):其实刚才诸老师提到的陆中中学(音译)这边也有一位学子,他现在在美国波士顿,他也发来了一个祝福,他说亲爱的金老师久未通信,今日您走了,怎么也不敢相信,我还期待下次回去看您呢,愿金老师在天国不再为学生操心沥血。

  主持人(小叶):刚才诸老师回忆了他跟金老师在一起工作的三年,其实顾老师也走上了政教副主任的岗位,也收到了金老师的影响,那个时候走进金老师的办公室好象就是桌上的凉水。

  顾敏敏:特别是夏天,那个时候没有饮水机,那个时候就到办公室用热水瓶倒,他之前就倒好了,下课的时候喝的时候刚好,不可能是热的也不可能是凉的,而且他不是一两个杯子,一下课学生全都去。黄岩的学生经常会带蜜桔,可能是我们吃到的多,一边喝水,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这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所以我体会到,这种过程,这种跟学生谈心聊天的过程其实更有效。

  主持人(小叶):顾客老师现在是不是也这样做?

  顾敏敏:对。

  主持人(丁叮):其实就像一个温暖的办公室。

  主持人(小叶):他就是一个大家庭的大家长,他就是一个慈父。

  刚才前面两位教师也提到了教书育人方面,其实提到最多的就是他对学生的关爱。我们汪老师跟细节方面,这点她印象是最深刻的,因为我看到汪老师手上拿着一本小册子,这本就是金老师整理的。

  汪闻慧:这个是金老师给我们整理的一本生日册,是03届毕业高中学生,一个年级段三个班的学生,当时是154人,分成12个月。

  主持人(小叶):非常的长,网友看得不是很仔细,编码全都编好了。

  诸海江:充分反映了金老师的工作细致化。

  主持人(小叶):后面还空了很多东西,就是说有学生没有统计完的还可以加进去。汪老师也是感同身受,同时也是保存得很好。这本册子是不是不光这一本?

  汪闻慧:只有这一本,高中班主任碰到,他说金老师做这些事情,我作为一名班主任也没有这么细致。

  主持人(小叶):以后也见不到这样的东西了。除了这本以外,还有一本鸿雁集,一共是52本,这本是第一本,上面写着1978年10月到1979年10月,有是一年当中所有学生给他的来信,他全部收集在这本册子里面,翻开以后第一页就是号码、时间、姓名、地方。翻过去就是学生给他来的信,这上面还有时间。这些都是学生已经工作了,上面写着浙江黄岩硅胶厂,归档非常的好,非常的细致。当我拿到这本册子的时候,他的爱人告诉我,52本还不是全部,有一些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全部流失了,但是我觉得52本册子就已经给大家以深刻的印象了,能够说明金老师的工作,这个我觉得跟人的思想非常的有关系,人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

  诸海江:鸿雁集给我们的启发很深,一个是体现了金老师从教以来,他关注学生的成人和成才,一般人坚持很困难,一个是体现了金老师育人的细心。第二个鸿雁集反映出来,金老师所有学生朋友式的交流,他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理,他的书信往来,学生都和金老师讲心里话,你说一个学生在校的时候和金老师讲讲心里话,但是毕业以后,有些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一直和金老师保持一种书信的往来,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说明金老师在学生当中的人格形象非常的高大,非常的光辉,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

  作为老师要教育影响学生,就要看这个老师能不能真的被学生所接受,这个是最起码的,如果一个老师的形象是高大的,光辉的,那么这个老师的观念学生才会接受,有些老师课上得很好,课上得好是挺多的,但是有一些当班主任不怎么样,或者他的学生毕业以后回头回访母校,不一定去看班主任,往往去看金老师。

  主持人(小叶):我觉得金老师走进了他们的心里,很多老师并不是他们不称职,他们可能觉得,他们担任班主任,只要做完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完成任务了,但是金老师不是这样的,我听说金老师不光对自己的学生,在生活他需要关心的未成年人,他依旧非常关心。

  诸海江:有一个数据,他退休了以后进入了关工委,他做得非常出色,退休以后他做各类的报告,包括学校、机关、企业,报告有370多场次,听过他报告的未成年人和听众达到了9万多人次。所以这个数据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没有什么大的事,但是这种教书育人和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金老师平凡当中见伟大。

  主持人(小叶):我们节目播出时,有很多的网友给我们留言。

  主持人(丁叮):这边有一位网友,他叫李广润(音译),他作了一首诗;

  江南塞北天缘在,

  共事十载溢心声。

  毕生育苗新园绿,

  鸿雁迢传忘年情。

  风范万里灑心雨,

  桃李天下壮春风。

  临别未面音犹健,

  泪雨素花慰英灵。

  主持人(小叶):前面四句是对于金老师的怀念,鸿雁说的就是鸿雁集。

  诸海江:李广润(音译)老师是和金老师退休以后了,退休以后他一直担任名誉会长,中心中学有一个宁波帮文化的课题研究,金老师作为主要的研究员,李老师是中心中学的主任,就是宁波帮文化教育研究方面,他们两个的接触比较多。

  主持人(小叶):我们也非常感谢李老师为我们发来的这封祝福,这首诗也非常打动我们的心灵深处。接下来还是看一下网友给我们的留言。

  主持人(丁叮):另外一位老师也写了一首诗。

  主持人(小叶):受到金老师的影响选择当老师的人真的非常多。

  汪闻慧:包括鸿雁集这几个字都是金老师写的,贵老师取名的。

  诸海江:当时金老师整理好了以后没有写东西,后来就请教了贵老师,之后给它取了一个名字。

  主持人(丁叮):这边节选一部分读一下。

  你像一支红烛,

  为后人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

  你的品格和精神,

  就是燃烧,不停地燃烧!

  主持人(小叶):一支蜡烛虽然细弱,

  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照亮别人却耗尽了自己,

  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主持人(丁叮):你的爱呵,

  比父爱更深沉,

  比母爱更细腻,

  比友爱更真诚……

  主持人(小叶):你留给我们一把尺子,

  让我们天天把自己丈量;

  你留给我们一面镜子,

  让我们心里有了对照的榜样!

  我觉得把印老师写得很好。

  诸海江:这次镇海区委文明办,给金老师做了一个牌词,上面写了道德楷模,一个是育人楷模,现在还没有定,我想金老师最基础的就是一个光辉的道德、人格形象。

  主持人(小叶):我觉得不仅是以金老师为学习的榜样,更加应该把他作为一面镜子,来看我们身上的不足。

  主持人(丁叮):金老师是值得我们传承下去的。

  主持人(小叶):这也是我们做红人堂的最终目的,我们也希望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大家,更多的人学习金老师的这种红烛精神。

  主持人(丁叮):刚才也提到鸿雁集的书信,那三位嘉宾有没有收到过金老师的书信呢?

  汪闻慧:我有收到过,当初我收到的时候我还在想,他是怎么知道我生日的,后来他去世以后我才从中心中学的周书记那里知道,他把我们的生日编成册,当时还想,现在才知道他把我们的生日编辑成册了,当时是9月13号收到信的,里面有一张照片,这时候他已经70岁高龄了,还有一封信,还说祝我生日快乐,我有一句话说,你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一直没有看到自己身上闪光的一面,你要相信自己,你会发光发亮的,作为你的老师和朋友,我会祝福你,听到这句话特别的感动,金老师不是教训你,他只是作为一个朋友在你身边祝福你,让你克服心魔,让我走好教师这条路,里面还有一本书,就是镇海区的教育书籍《教坛耕耘录》,他希望我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主持人(小叶):刚才听汪老师讲,我也听出汪老师的声音有一点哽咽了。

  汪闻慧:后来我也给金老师写过一封信,是用我唯一的笔名写的,不知道金老师有没有收到。

  主持人(小叶):你的笔名是什么?

  汪闻慧:唯一。

  主持人(小叶):其实我知道金老师在关心学生方面也很有一套,也非常注意平时的品德建立,我听说跟金老师还建立了一个铁扫帚小组。是不是一种植物?

  顾敏敏:对,是一种很容易养的植物,我在学校就参加了五年,那个时候兴趣小组还没那么多,这个项目是从黄岩带过来的,中心中学那个时候空地很多,就带领我们开垦空地,播下去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就长出来了,那个时候他的办公室也很大,晒干了手把手的教我们做,做出来的东西是大大小小不大齐,形状各异,他说这样的好,他说大的可以扫地,小的可以扫衣服、床。

  诸海江:因材制作。

  顾敏敏:事实上就是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就是让你自己去感受,如果做得不是很好,他也说可以的,这样也树立了我们的自信心。

  主持人(小叶):我不知道汪老师参加了没有,可能说内向的人就敢不上了。

  诸海江:金老师退休之前,在中心中学就读的学子,印象最深的就是铁扫帚小组。不仅仅是一项劳动,实际上它隐含的教育意义是非常大的,体验式的教育理念,就是自己动手。

  主持人(小叶):现在在中心中学还有没有延续这种传统?

  诸海江:这个我不知道了,但是其它的得到了延续,比如其中一个理发兴趣小组,有些学生头发比较长金老师给他理化,另外一方面他带着学生上敬老院给老人理发,实际上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他的教育价值远远比劳动好,劳动只是一点。

  顾敏敏:理发的时候就带着一些调皮的学生去,理发的时候把该说的都说了,理完了该说的也说完了。我们现在也这样,有时候我在旁边看着,我觉得这种效果真的挺好的。

  主持人(小叶):我觉得金老师如果看到了他一定会很开心的,他的精神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去世而消逝,而是被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被发扬广大了。

  其实在我们做红人堂之前,有一位网友听说要做金老师的主题,他发来一封信,但是结尾并没有署名,写的是您的一名学生,当时是在圣诞节的平安夜,在现场我也希望丁叮把这封信读一下,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学生对金老师的怀念,可能是更多的学生对他的追忆,包括三位嘉宾,也包括我和丁叮。

  主持人(丁叮):其实遇到一个好老师并不是很难,但是能够让你终身难忘的,这样的老师真的很不容易。

  主持人(小叶):这封信读完了以后,本期的节目也到了尾声,最后在这封信的朗读声中结束本期的红人堂。

  主持人(丁叮):

  金老师,您就这样去天堂了么?

  亲爱的金老师:

  得知您过世的噩耗快两个月了,可您的音容笑貌却始终清晰地停留在我们每一个学子的心中,弥久持新。

  您对每一个学生都视如己出,关心程度甚至超过了自己的亲生子女。当初班里所有同学的档案:从哪里来?家里情况怎样?思想状态怎么样?……您都非常清楚。有的同学之前政治课学得少,底子差,您就在平时抽时间给他补课,做思想工作。对于我们来说,您不是父亲,却胜似父亲。您一直坚持这样一个观点,令我们印象深刻:"没有好学生、坏学生之分,只有爱学习、爱体育或爱文艺的学生!"

  同学们毕业后也很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工作等情况向您汇报,也总能收到您的回信。虽然多年不见,但您总是对我们的现状非常了解,在信中多次教导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您常说,文凭是次要的,做个好人才是第一位的。正如我们同学写给您的一封信:"你教书时育人,不教书也育人,几十年如一日,一以贯之,非常了不起……你思无邪,志益坚,为造就祖国德才兼备人才而奉献一切,这样的人,一定是乐无穷。"没想到您那么有心,一直保存着我们之间的书信,取"鸿雁"也很有意义:鸿雁传书,足见深情厚谊。

  正当我们事业稳定,准备腾出点时间专门和您好好说说话,还没来得及讲,您就走了……您对我们的师生情意、父子般情意,是我们这辈子最宝贵的财富!这样一位善良乐助的老人,天堂却过早的为您开启了大门。

  金子任尔置何方,时刻都会放光芒,荣辱得失全不顾,一生矢志育学郎。

  主持人(小叶):读完这封信,我相信收看本期天一红人堂的各位网友和我们的心情一样都非常的沉重,我相信不管是我们还是收看天一红人堂的网友,包括他的学生,还有金老师,我们这个时候不应该哭,应该非常的高兴,因为我们明显的看到金老师的精神并没有消失而是在传递,这笔财富应该好好的珍视,应该告诉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应该像金老师这样,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一切。

  本期节目的时间差不多,欢迎您收看本期的天一红人堂,我们下期节目再见。